
疫情下逆势增长
“中欧班列延续以往高速增长,打破既有国际货运市场供需平衡,扮演了应急通道的角色。”
中国集装箱行业会常务副会长李牧原说道。
空运航班减少,且运力有限,海运集装箱航线大幅缩减,在这个背景下,出口欧洲、中亚地区产品快速转移到中欧班列。今年上半年,共开行中欧班列5122列,运输进出口货物510.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6.5%和30.9%。
中欧班列逆势增长,成为特殊时期全球供应链的物流支撑,也促进了我国外贸稳健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全球经济,世界贸易急剧下滑,中国外贸也备受冲击。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2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但值得一提的是,中西部地区出口2.38万亿元,增长5.7%,在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1.4个百分点。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东部地区外贸进出口下降4.7%。
中西部地区外贸表现抢眼,一些省份甚至实现了高增长。梳理各地海关总署发布1-5月的数据,我们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出口总额增速在10%以上的城市中,均为中西部城市。而在这些省份中,根据各地海关可得数据显示,湖南、四川、陕西三省的外贸数额直接与铁路运输关系密切,相比其他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带来贸易值大幅增长。
中西部地区长期深居内陆,主要出口方式是空运和铁海联运,中欧班列为这些城市对外贸易上添了新渠道。而疫情期间,中欧班列持续以往增长态势,在一片衰颓的环境中一枝独秀,成为稳定外贸的重要通道。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所搭载的货物多元而丰富,包括汽车配件、机械设备、红酒咖啡、高档服装。

去程




回程



...

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全球,为控制疫情形势,多国先后关闭海陆口岸,中断国际航班。仅在2020年2月,班轮公司取消了约105个从亚洲到北美以及欧洲/地中海地区的航次,多家港口反映航线减少了50%。而受疫情影响,三分之二的客运航班被限制,只有部分航空公司保留少量的货运航班。
2011年渝新欧成功开通,标志我国首条中欧班列畅行,自此以后,成都、郑州、武汉、西安等快速开行、布局市场。
异军突起这九年
目前中欧班列共有三条国际运输线路,即西线、中线、东线,分别经阿拉山口 口岸、霍尔果斯口岸、二连浩特口岸、满洲里口岸出境,通往欧洲各国,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枢纽。
现今,中欧班列国内开行城市已有71个,通达19个国家67个城市,运行线路69条,形成“三个通道、四大口岸、五个方向、六大线路”的基本格局。
在目前运营的所有中欧班列路线中,成都、重庆、郑州、武汉、西安、苏州等地开行的线路在规模、货源组织以及运营稳定性等方面的表现较为突出,运营质量相对较高。
自2011年运行以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9年底,累计开行21162 列。实现了“更多班列”、“更少空箱”、“更高时效”的目标。
-1.png)
数据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大陆桥物流联盟
在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开行质量也显著提升。2019年,去程重箱39.9万标箱,同比增长32.4%; 回程重箱28.4万标箱,同比增长84.6%;综合重箱率达到94.2%,比2018年提高10个百分点,获得了质的提升。
-1.png)
-1.png)
数据来源:《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欧班列发展现状、挑战与对策》、大陆桥物流联盟
班列缘何而建?
中欧班列作为欧亚经济大动脉并不新鲜,早在2000年前,古老而智慧的中华民族就已经开始西行之旅,这就是“丝绸之路”。如今,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我国与欧洲的经贸往来不断加强,需要一种高效而低廉的运输工具作为载体,因此建设中欧班列成为题中之义。中欧班列承载着丝绸之路互联互通的角色和使命,所不同的是运输工具从骆驼进化“钢铁驼队”,效率和效益远胜从前。
自身优势:
速度快、运价低、风险小
在中欧班列没有开行前,亚欧各国间的商品流通和贸易往来往往依靠海运和空运。这两种运输方式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较明显,运行风险高。中欧班列依靠成熟的铁路轨道运行,享有陆运通道的既有优势,较少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且实行分段运输,定点、定时开行,运行安全稳定。
尤其是在事关货运方的价格和时效上,中欧班列较其他运输方式的优势更为明显。在费用上,中欧班列仅为空运价格的五分之一,在时效上中欧班列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抵达欧洲的时间是海运的1/3。

社会背景:
深化改革、创新经济的必要举措
我国港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内陆省份由于受地理区位限制,普遍远离沿海港口。从中西部出口欧洲的商品往往通过空运,或先利用铁路、公路及内河航运等方式运抵我国东部沿海港口,再由海运运至欧洲。由此产生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制约着中西部内陆省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依赖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中西部省市具有探索铁路运输新模式以克服地理障碍的动力。
中国海港分布图
在构建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背景之下,中欧班列成为中国地 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政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升国内外经济联系的重要抓手。尤其是“渝新欧”让重庆成为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这一事实让国内其他省市认识到,中欧班列的“磁场效应”会促使开行城市成为集散枢纽,提高经济密度、带来产业集聚效应。因此地方城市纷纷将中欧班列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现实需求:
提高外贸安全指数的重要路径
欧洲和北美是全球发达经济体最多的地区,也是除亚洲外中国的第二大和第三大贸易往来地。在贸易集中度上,中国同欧洲地区的50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中国与欧洲各国的贸易额较分散,从国家层面中欧贸易的集中度较低。而中国与北美地区的贸易主要集中在中国与美国之间,中美贸易占中国与北美地区贸易额的92%。中国与北美地区的贸易集中度相当高,因此中国与北美贸易很容易受美国贸易政策的影响。
注:此处的贸易集中度是根据中国对外贸易国家及其数额综合推断得出。图左侧列示了2017 年中国与欧洲地区贸易集中度在2%以上(含2%)的国家,右侧列示了 2017 年中国与北美洲地区的贸易集中度,虽然北美地区国家数量少,但中国与北美地区的贸易主要集中在美国,占比高达92% 。
近些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最终演变成贸易战。在美国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下,中国同北美地区的贸易受到影响,因此开辟新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新的贸易方式显得尤为必要。而由于我国对欧贸易集中程度低,且欧亚大陆山水相连,开行中欧班列能恰当维护我国外贸安全稳定。
政府市场齐支撑
短短9年,中欧班列从一座城市扩散至全国,形成成熟、稳定的贸易体系。这一发展局势主要归因于政府、市场这两大动力。
自下而上的政府支持
地方政府补贴
在设立之初,中欧班列就与政府补贴密不可分。中欧班列的运营企业有三种组织方式,其中两种均有政府背景,可以享受政府财政补贴,补贴幅度基本上都是以向海运价格看齐为目标。

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
如汉新欧、渝新欧

政府补贴下的大型物流民企
如“蓉欧”、“郑新欧”

民营企业
如“义新欧”、“粤新欧”
各地为了降低运输价格,提高运营企业和货运方的积极性,纷纷进行财政补贴,一度掀起了补贴竞争的热潮。在补贴类型上,除了现金补贴,税收减免、政策倾斜也是选择之一。

得益于此,一个标准集装箱从武威到俄罗斯,铁路运输成本为4万多元,减去政府补贴只要3万多元,与海运价格接近,但时效远超后者。
政策鼎力支持
中央的顶层设计和地方政策倾力支持,使中欧班列建设不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而是一项政治行动和国家策略,这也是中欧班列区别于其他运输方式的关键所在。
在中央顶层设计上,宏观政策和机制平台建设对中欧班列优化升级和长远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被纳入国家战略后,中国与沿线国家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进展,都为中欧班
列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持,2020年国家倡导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欧班列再次迎来腾飞机遇。
在机制平台上,国家设立了“中欧班列专题协调机制”。根据2017年4月沿线七国签署的《关于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成立了“中欧班列联合工作组”以及“专家工作组”,建立了中欧班列国际铁路合作机制,由此能及时协调各国合作解决班列运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除此,地方政府为了促进中欧班列发展也先后出台多项措施。以2020年上半年为例,多省发布多项政策支持中欧班列发挥稳外贸、稳投资、促消费的积极作用。
ABOUT
成都
成都海关
高效审单,快速放行
控制布控查验比例,提升通关效率
关税保证保险等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一单到底、两段结算”制改革
扣减非应税的运费
重庆
ABOUT
重庆海关
提高H986查验比例
网上办理业务
先放后检、并批检验、预约候 检、错峰检测
推进“智能识别”“先期机检”
开展“集中审像”
ABOUT
西安
ABOUT
ABOUT
西安海关
“铁路舱单共享模式”,实现“一单到底”
边境与内陆海关的关联,减少报关次数和成本
成立工作专班等队伍
“24小时预约通关查验”
“无接触办公”
长沙
ABOUT
长沙海关
“零延时”接单、“零延时”放行
“互联网+海关”实现远程申报
远程协调查验前期工作
缩短查验关员现场作业时间
河南
ABOUT
郑州海关
加强信息共享,实现一次申报落实“收发货人免到场”查验模式利用H986机检设备提升效能开通网上办公和服务
东莞
ABOUT
东莞海关
自主选择通关模式
设立“绿色通道”
24小时预约
通关货物即到、即查、即放推广
“互联网+海关”
注:鼠标移动到图片上,可显示详细政策
图片来源:各地政府官网;数据来源:“河南口岸”公众号
国内外的市场需求
产业结构助推产品出口
中欧班列的开行并非由政府主导,而是首先源于当地企业发展的需求。2011年,首条班列—渝新欧成功开通,其最初构想始于惠普公司为解决物流运输问题而提出的方案。
重庆并不是个案,各地班列主要货源多与城市产业结构有关。如武汉汽车产业庞大,整车和汽车配件占到汉新欧货源的一半左右。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新欧的主要货 源是服装、汽车配件及各类小商品。
渝新欧
渝新欧